-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两学一做 > 学习动态
- 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三学”模式全面推进党纪学习教育
-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11 点击数:
党纪学习教育以来,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市局相关工作要求,迅速动员部署,认真谋划准备,积极营造氛围,创新“三学”模式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一、明确目标统筹学,确保开局扎实有序
一是及时动员部署。通过召开专题会议、“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形式,认真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全面启动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二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支部书记王东为组长,副书记李建东为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抽调各科室骨干党员下设成立综合协调、警示教育、学习培训和宣传报道4个工作小组,承接各项具体工作,搭建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三是制定工作方案。研究制定《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党支部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配套工作安排表,细化具体措施;四是完善管理制度。5月份,院支部制定并持续梳理完善了“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审查和考核评估工作管理、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监督检查管理、预算管理、经费收支、采购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及合同管理等制度,让管理机制更加有力,制度更加规范,通过制度约束,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有力推进。
二、理论武装警示学,融入日常做细做实
院党支部牢牢抓住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个重点,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一是坚持上下联动学。牢牢把握“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目标要求,充分发挥领导干部领学、带学的示范作用,通过“第一议题”、支委会、形势分析会等形式,坚持示范引领学《条例》,在学深悟透上做到以上率下,活动以来,召开党员大会4次、专题主题党日3次、集中学习8次、线上研讨交流4次、参观见学2次;二是坚持全面覆盖学。将学习《条例》同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非编人员廉洁纪律教育等相关工作紧密相结合,坚持贯彻落实《条例》中关于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要求。在党纪学习教育中,院支部突出分级分类、因人施教、因岗施教,及时召集4名新提拔的干部、4名新进职工及4名非编人员召开座谈交流会,畅谈学纪感悟,促进思想碰撞,不断增强干部纪律意识;三是坚持形式多样学。6月3日,支部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家风”主题党日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用好革命前辈家训、家书、家规等鲜活教材,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广大党员做家教家风建设的表率,并通过组织观看《红线》、《贪欲之祸》等警示教育片,结合违反党的生活纪律典型案例等方式联动开展学习教育,确保教育走深走实。活动期间,撰写心得体会24篇。
三、融会贯通走实学,促进教育成果转化
院党支部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标准化事业发展一体贯通起来,与落实全年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有机融合、协同推进,切实将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一是在以学铸魂,推动精神洗礼上下真功见实效。在教育的组织上,院支部精心安排“原著学、辅导学、现场学”分步走,递进式加强学习的系统性与体验性,以沉浸式学习空间促使学习从“身到”到“心至”,推动党纪学习从“一时一地”延伸至“随时随地”。二是在以学正风,促进作风转变上下真功见实效。在学习教育中,能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学查改相贯通,对标党风要求找差距、对表党性要求查根源、对照党纪要求明举措,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引导党员干部保持格局、守纪和担当。三是在以学促干,推动事业发展上下真功见实效。通过党纪教育,党员干部精气神明显提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全面提高,上上下下形成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5月24日,我院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作为厦门市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获评2023年厦门市优秀改革案例,相关建设成果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展出,受到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和福建省委副书记罗东川的充分肯定,并获央视《朝闻天下》、央广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报道;干部骨干还积极走访企业,充分调研企业需求,标准助推质量基础协同服务,赋能产业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指导厦门市多个行业申报并成功获批国家级标准化服务业试点项目6个,在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规模、推动政策创新等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标准化力量。
- 【关闭页面】 【打印】 【收藏】
版权所有: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 XiaMen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170号大楼八楼西侧 邮编:361004
邮箱:byy@xmzjj.gov.cn 闽ICP备090046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