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9日起,厦门市工会法人资格登记系统正式接入我院自主开发的“厦门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服务平台”,开始实时核发加载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工会法人资格证书。这不仅在福建省内属率先实行,在全国也处于领先行列。 据了解,我市非商事主体约占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总量的6%,涉及编办、民政、总工会、司法、卫生、民宗等多个登记部门,普遍存在新增机构数量少、变化小、存活周期长、机构相对稳定,以及各登记部门间的信息化水平差异大、审批登记流程和证书载体各不相同等特点。我院代码中心在经过仔细调研,提出结合各部门实际,创新方法,统筹兼顾的工作思路,在不影响各部门登记审批流程的前提下,进行流程再造,全力推进非商事主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登记制度改革。 从2015年10月起,市代码中心多次深入市总工会进行调研,了解需求,提出了多种可行的实施模式。同时,双方分别与国家代码中心和全国总工会联系沟通,争取在厦门率先进行工会法人登记制度改革,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经过权衡比对和协商,市代码中心与市总工会研究最终确定以国家代码中心实时赋码系统为基础,以“厦门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共同研发数据接口,推进改革进程。 据悉,国家代码中心已经向厦门代码中心开放了实时赋码模块,由市代码中心向市总工会业务系统进行实时赋码。市总工会也已完成业务系统开发改造,并于2016年6月24日接入“厦门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服务平台”进行联调联试。2016年7月19日起,该系统正式上线试运行。 今后,我市基层工会组织进行登记时,只需通过一次申报,一口受理,由市总工会核发加载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工会法人资格证书,通过“厦门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服务平台”与市代码中心、人行等部门实现数据信息实时交互共享,只要申报材料齐全,证书立等可取。此举极大地简化了办事手续、压缩办证时限、提高了办事效率,能更好地服务办事群众。 据了解,继市编办、民政局之后,随着占我市非商事主体总量40%的5300多家工会组织完成实施统一代码登记制度改革,厦门市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改革覆盖率将达到99.2%,这项改革的顺利实施,将为其它非商事登记部门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登记制度改革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在我市推广和全面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