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沿革   ● 1931年成立「工业标准委员会」   ● 1946年公布「标准法」,以「CNS」为标准代号   ● 1947年并「度量衡局」及「工业标准委员会」成立经济部中央标准局,公布「台湾标准制定办法」,负责掌管与推动标准化工作   ● 1996年修正「台湾标准制定办法」   ● 1997年修订「标准法」   ● 1999年改制成立「经济部标准检验局」,整并标准、检验、度量衡、符合性评鉴等相关业务   2.相关法规   ●  法律:标准法     http://www.bsmi.gov.tw   ●  法规、命令                     ●  行政规则   - 台湾标准制定办法                 台湾标准审查委员会设置要点   - 标准法实施细则                   台湾标准技术委员会设置要点   - 标准化奖励办法                   台湾标准审查委员暨台湾标准   - 正字标记管理规则                 技术委员会选聘作业要点   - 正字标记规费收费准则             团体推动标准化活动补助作业规范   申请正字标记作业规范   正字标记品质管理验证机构认可作业要点   3.标准化体系   ●  为符合WTO/TBT协定的各层级标准机构适用原则,并促进标准制定分工的发展,台湾标准化体系分为3个层级。   - 台湾标准:由标准检验局依规定程序制定,可供公众使用的标准   - 团体标准:由相关协会、公会等专业团体制定或采用的标准   - 公司标准:由各企业公司制定及推行   4.标准政策   ●  推动CNS标准为重点,积极鼓励和辅导各产业的公会或协会,推动建全标准化体系。   ●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相关活动,掌握国际最新通讯,并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5.CNS标准性质   ●  台湾「标准法」第3条第1款规定   标准:经由共识程序,並经公认机关(构)审定,提供一般且重复使用之产品、过程或服务有关之规则、指导纲要或特性文件。   ● 台湾「标准法」第4条规定   CNS标准采取自愿性方式实施。但经各事业主管机关引用全部或部分内容为法规者,从其规定。   CNS标准性质   1、自愿性采用     2、共识产生     3、透明化本质   6.CNS标准分类一 26类 A  | 土木工程及建筑  | J  | 核子工程  | R  | 陶业  |  B  |  | K  | 化学工程  | S  | 日常用品  |  C1-4  | 机电工程  | L  | 纺织工程  | T  | 卫生及医疗器材  |  C  | 电子工程  | M  | 矿业  | X  | 资讯及通讯  |  D  | 机电车及航太  | N1-4  | 农业  | Z1-3  | 工业安全  |  E  | 轨道工程  | N5-7  | 食品  | Z4  | 品质管制  |  F  | 造船工程  | O  | 木业  | Z5-6  | 物流及包装  |  G  | 铁金属冶炼  | P  | 纸业  | Z7-9  | 一般及其他  |  H  | 非铁金属冶炼  | Q  | 环境保护  |    |    |  
   7.标准化行政管理组织系统表(见附表1)   8.台湾标准检验局提供的服务   1、 标准制定与推行                   2、正字标记产品验证制度   3、度量衡器检定、检查               4、度量衡业营业许可   5、度量衡器型式认证                 6、量测标准校正服务   7、进一步商品检验                   8、岛内(国内)市场产品检验   9、特约检验                         10、受托物品试验及其他技术服务   11、自愿性产品检验                  12、代施检验   13、商品验证登录                    14、管理系统验证   9.编修CNS标准的组织   ●  依标准法第6条,经济部标准检验局设下列委员会负责审议台湾标准相关事项。   1、台湾标准审查委员会   2、各专门类别的台湾标准技术委员会   审查委员会及技术委员会,必要时得于其下分设各专门类别分组委员会或工作小组委员会。   10.台湾标准审查委员会   ●  设置委员40至60人,由经济部标准检验局聘请各有关机关、团体、学校或其他专门人员担任,任期2年。   ●  按标准专业分3组(机电、材料、民生)议事,原则上每月分别召开会议1次。   ●  主要任务[标准审查委员会设置要点]   -台湾标准建议书的审议   -台湾标准草案的审定   -正字标记品目的的审议   -其他标准政策的建议及其他   11.各专门类别台湾标准技术委员会   ●  26类台湾标准技术委员会,各类分别下设分组委员会(现设有169个分组),每一分组选聘委员12-20人,目前聘有各类委员1600余人。   ●  由标准检验局聘请有关机关、团体、学校、产业或其他专业人员担任,任期2年。   ●  主要任务[标准技术委员会设置要点]   -台湾标准草案的编拟及审查   -台湾标准草案技术内容与数个标准化体系配合审查   -台湾标准内容适用与解释的审议事项   -其他有关的建议事项   12.推行CNS的目的与意义   1、提高生产力及经营绩效   实施种类管制及零件互换,便于大量生产、缩短工时、节约人力。   2、提高产品、过程及服务品质   品质管制就是决定品质规格标准,以及为符合标准所采取的一切手段。   3、 排除国际贸易障碍   TBT协定期使各国订定标准时均能依据国际标准,避免贸易障碍。   4、促进公平交易   标准为采购规格可少争议政府采购以台湾标准为依据。   5、保护消费者利益   透过标准对品质及安全的规范,可保护消费者权益。   6、保护环境   运用标准化技术保护环境,推动永续发展。   7、维护公共安全   标准中安全规范,可作为主管机关法令引用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