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WTO/TBT > TBT通报
美国发布《无人机超视距运行常态化》新规提案
信息来源: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5-08-08 点击数:

   2025年8月8日,美国发布措施G/TBT/N/USA/2232,拟议《无人机超视距(BVLOS)运行常态化》新规。该措施旨在制定一套基于性能的监管框架,以支持无人航空器系统(UAS)在低空超视距(BVLOS)条件下的设计与运行,并允许第三方服务(含无人机交通管理(UTM))参与运营支持。根据此前美国相关法规,无人机若需飞出操作员视距范围,须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特别豁免,程序繁琐复杂。本次规则制定借鉴此相关豁免经验,为无人机包裹配送、农业作业、航测测绘、公共事业、操作培训、演示飞行、娱乐活动及飞行测试等场景提供安全、常态化、可扩展的运行建立明确规则,将成为美国推动无人机融入国家空域系统(NAS)的关键举措,并为运营人安全开展扩展运行提供可预测且明确的途径。此外,该次提案中关于自动化数据服务的条款将为从事无人机系统生产及其关键支撑服务的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提供明确指引。

   该法案内容包括一般要求(适用范围、报告要求等)、无人机超视距运行规则(一般运行规则、运行区域、飞行前要求、运行限制、管制空域内的运行等)、人员要求(人员角色与职责、人员知识与培训、医疗状况等)、许可与认证运行(申请运行许可或运行认证、许可运行、认证运行等)、维护与改装(无人机维护、有限寿命部件、无人机电池、修理与改装等)、无人机系统适航程序(人机系统适航性、相关要素、申请适航认可等)、适航认可的设计与测试要求(尺寸、重量与速度、简化用户交互、信号监控与传输等)等内容,其核心监管覆盖“操作—人员—设备—流程”全环节。
   关键内容:
   1、许可与认证双轨制框架。根据许可制条款,在一定的航空器尺寸、数量及其他运行条件的限制内,运营方获得FAA颁发的许可后,可通过简化流程开展特定类型的超视距运行。许可制适用范围包括包裹配送、农业作业、航空测绘、公益事业(如野生动物保护、公共安全)、无人机操作培训、试飞验证及休闲娱乐活动。若运营方因航空器尺寸、重量、速度或其他参数导致运行风险等级较高,则需申请运行认证。相比许可制,认证制将允许开展更复杂的包裹配送、农业作业、航空测绘及公益事业运行。获得认证的运营方将接受FAA更严格的监管,但同时可获准使用更大尺寸的航空器、增加运营机队规模,并获得更灵活的人口稠密区运行权限。
   2、无人机适航性审定监管框架。该法案提出允许在无观察员或无豁免情况下常态化开展地面人群上空的超视距运行,因此无人机适航性成为保障地面安全的关键因素。为确保在超视距运行中的安全性,需建立新的基于风险的适航流程——适航性认可。该流程要求无人机通过符合FAA认可或批准的行业共识标准(MOC),满足基于性能的设计、生产和适航要求,并证明其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以此来替代此前的豁免形式。根据拟议适航框架,制造商需提交符合性声明(DOC),证明其无人机符合该法案G和H分部的设计、测试、生产和适航要求,且具备安全运行条件。运营方仅可使用获得适航性认可的无人机。
   3、无人机尺寸、重量、速度要求。提案中明确了无人航空器(UA)的尺寸、重量及速度设计限制。欲获得适航性认可批准,无人机设计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核心标准:第一,翼展或横向跨度不得超过25英尺(约7.62米);第二,最大重量不得超过1,320磅(约600千克);第三,正常运行地速不得超过87节(约161公里/小时)。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是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动能,并于2024年全国两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人机产业作为低空经济重要组成成分,中国无人机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以来,历经技术积累、市场探索和规模化发展三个阶段,现已成为全球无人机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当前,厦门正全力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前瞻布局深海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在低空飞行器领域,厦门已有企业在eVTOL研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厦门造“飞行汽车”将让“打飞的”成为现实。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的数据,我国低空经济企业资源集聚Top50城市当中,厦门已进入前30名。
   本次通报措施可能会对我国无人机行业造成一定冲击,相关企业应重点关注产品是否合规,根据提案中的适航性程序、无人航空器设计标准、运营许可等,优化生产工艺、服务流程,积极准备符合该法规标准的适航文件。
   该措施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评议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6日。建议相关企业积极保障自身权益并参与到法规完善过程中,于10月6日前提出评议意见。若无评议需求,应在该法规生效日期前根据出口需求,积极应对,开展专项审查,及时调整,确保出口贸易符合该项法规调整。
 
【关闭页面】 【打印】 【收藏】